查看原文
其他

被你“标价”2000元的空姐,正在前线抗疫

刘少白 橙雨伞 2020-09-02



“抄底”,是证券行业的常用术语,指以极低的价格购买本来价值极高的事物。

万万没想到,有人把这词用在了空姐身上。

疫情期间,为了防控病毒的传播,各个航空公司减少了航班数量。一众财经/地产博主却从这一行业困境中,发现了一条值得传播的“好消息”:

“空姐停飞,特别是国际航班,现在只发2000底薪。正是抄底的好时机。”




哪怕是身为直男的我,看到这些论述,也感到相当不适。


“抄底”空姐,
到底在抄底什么?

发出这一论调的财经/地产博主们,实在是臭不可闻。

先不说“空姐只发2000底薪”的消息是真是假,他们将此当做“好消息”,发博调侃、大肆传播的行为本身,就是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现——


任何一个稍有良心的人,在听闻某个群体受疫情影响,导致薪资下降、生活遭受极大影响后,都会感到惋惜。


同时,他们对“抄底”二字的使用,折射出对女性极大的不尊重。


一般来说,“抄底”的作用对象是可供交易的物,毕竟只有物才能用价格来衡量。

一直以来,空姐都是被凝视的欲望对象,还在生活作风上饱受污名。在这些情境中,空姐作为一种职业,虽然已经“面目模糊”,但好歹还拥有人的特质。

但“空姐抄底论”的提出,直接将空姐视为可供交易、买入卖出的商品,而不是活生生的人。

在“商品”逻辑中,商品的属性在于不仅有交换价值,也有使用价值,于是就有一些网友在相关微博下表示:我抄底5个,刚好一周,周末休息


还有财经博主在发表上述类似言论时,则配以“爆乳”、“大腿照”等图片。


对空姐这一职业的物化及性化,体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

在岛国小电影中,空姐与护士、教师等一道,被当作经典的职业类型。即便是一般向的作品中,空姐也往往背负着美丽、欲望等关键词。例如,《我和空姐同居的日子》虽然是一部纯爱作品,但早从“同居”的标题开始,就为“绮思”留下趁虚而入的机会。

图/《我和空姐同居的日子》

这种刻板印象甚至影响到电商平台的算法逻辑。


点开某宝,在搜索框输入“空姐”二字,平台自动联想到的都是“空姐制服”等内容。



空姐作为欲望对象的形成,与航司机制对空姐种种外貌上和衣着上的限制和规定也有关系。

即便是在寒冬,空姐也必须穿上高跟鞋、短裙薄丝袜(甚至只能穿肉色丝袜),“乖乖”成为“美丽、性感”的代名词。

随之而来的,则是对空姐这一群体更严重的侵犯。

日本航空联盟的一项调查中显示,1623名空乘人员中,有61.6%的受访者称曾被“偷拍”或“虽然无法确认,但认为遭到偷拍”。

为了应对这一状况,日本航空(JAL)决定为工作人员制定新的制服,除连衣裙外,首次采用了裤装样式,并于今年4月开始正式使用。

图/朝日新闻


提出“空姐抄底论”的人
该有多不自信?

提出“抄底空姐”这说法的是一些所谓的财经博主,这并不奇怪。毕竟,“抄底”本就是财经领域常用词汇,极易被该领域的人士所挪用。


可作为一名稍有资历的财经媒体人,我基本上没听闻过这些所谓的财经博主的大名。

实际上,这些博主大多是财经领域的自媒体从业者,其中一些人在专业上甚至毫无操守可言。

我这样说,并非是出于传统媒体对于自媒体精英主义式地“俯视”,而是因为正规的财经新闻和产品,与证券市场、企业最为接近。一则重磅负面新闻往往会对上市公司的股价、或是未上市公司的下一轮融资造成极大的影响。

许多所谓的财经自媒体,实际上是靠敲诈企业存活。比如针对勒索对象定点定时地生产小道负面消息,对企业如苍蝇般死缠烂打,迫使它们缴纳一定额度的“保护费”。


而且,不同于传统媒体以多年的品牌和公信力作为靠山,自媒体的影响力一般以粉丝量、阅读量为衡量标准。

所以,一些博主不遗余力地迎合粉丝,不惜故作“高论”。

“空姐抄底论”这种反常识的论调,能够一下子刺激到粉丝的情绪,从而达到博主想要的传播效果,也难怪在财经/地产自媒体领域被广泛讨论了。

图/卫报

但有意思的是,所谓的“空姐抄底论”,却暴露出议论者极大的不自信。


这一论调背后的逻辑,即“空姐工资降低了,所以大家可以去追求了”。倒置一下,就是说之前空姐工资太高,让人望而却步。


实际上,你要追求谁,不追求谁,并不全然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。以此为唯一判准,只能说明议论者内心的自卑与猥琐。


1956年,新中国民航第一批空中乘务员走上飞机上,主要服务党和国家领导人。彼时,能用上飞机的并不是常人,空姐这一职业也似乎高不可攀。

而随着社会发展,坐飞机出行早已日常化,随之而来的则是空姐的“平民化”。

现在,空姐早就不是打扮漂亮,端茶倒水的服务员,而是维护客舱安全,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的职业女性。



“谁抄底谁还真不好说”

为了更好的消灭“空姐抄底论”,我还特地找了一位空姐朋友聊了聊。


从她的陈述中,你能感受到那些围绕空姐这一职业所产生的偏见/意淫话语,是何其狭隘与不堪,更不用说疫情之下所诞生那些荒腔走板的论调。



以下是她的陈述:


“这次疫情对乘务员的影响确实不小,我们的付出可能没有像医护人员一样被关注,却同样也不容易。


就拿国际航班来说,单程长达十几个小时,乘务员需要穿着防护服、纸尿裤在低压缺氧的环境下工作,不方便吃饭,不敢喝水,每2-4个小时给乘客们量体温,甚至会遇到吃退烧药上飞机隐瞒病情的旅客,落地后还要配合边防检疫部门组织旅客做核酸测试和体温检查。平时十几分钟的下客环节,疫情期间会延长到8个小时。


如果航班上有疑似或确诊病例,整组乘务员直接去隔离点隔离14天,确认健康后,再迎接下个航班。


如果觉得这就是乘务员的“底”了。那些财经博主可就真的错了。也许巴菲特今年第一次见到了美股熔断,但乘务员绝不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考验,无论是SARS,埃博拉,也门、利比亚撤侨,汶川、玉树地震,乘务员都在第一线,经历和见识没准比这位博主还广。


很多航空公司疫情期间都有补助,有的可以保证乘务员的工资是平时水平的70%,谁抄底谁还真不好说,开个玩笑。


职业空姐在疫情期间有严格的驻外要求,绝对不能离开驻地,更不要说穿着暴露,带着没有及时修剪的彩色指甲出门逛超市。”


最后,我想说,无论是财经评论员还是空姐,都只是一份职业,职业背后是每个人独立的个体和意志。


能安全在家写财经评论的时候,应该多心存感激。



P.S.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,部分图片来源网络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